HI,欢迎来到龙智造工业云! 免费注册

腾讯变革100天,能否看到成败?

企业动态 / 作者:龙智造工业云 / 来源:本站原创 / 浏览:655

25

2019-01


       同一天,微信公开课在广州如火如荼地举行。张小龙长达4小时的深夜演讲不出意外,刷爆了全网。从微信公开课两天满满的议程设置上,也可以听到微信对腾讯组织架构调整的回声。

       腾讯总是备受瞩目,他的举动不仅关系到腾讯的浴火重生,同时也会对整个互联网行业产生影响。2018年腾讯在“水逆”中奋力逆风,一举一动被各行各业关注着,解读着,建议着,当然,也被以更易吸引眼球的方式批评着。一时间,大家都成了腾讯的“战略分析师”,去建议、去批判、去指导他。

       也许是因为刚好在一百天的时间节点,有人把腾讯的组织架构调整称之为“戊戌变革”。不过,这样的类比除了一百天是相关的,其他大背景的比喻,变革结果的隐喻都毫不相关。

       历史上的“戊戌变法”虽然是一场自上而下的维新运动,但究其根本,从上没有连接有效的力量,从下没有团结广大的群众,变法的愿景成为了空中楼阁,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而这次腾讯的自我革新则是一家公司自上而下源自共同目标、共同愿景,审时度势进行的组织架构调整。清晰地展现了腾讯新战略的进化逻辑,连续性的调整也向外界传递着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若非要找个历史变革,“明治维新”也许更加贴切。

       回顾2018年,全国科技股陷入低潮,腾讯、阿里巴巴、Facebook等巨头均出现了股票下滑和市值缩水,“互联网泡沫论”层出不穷,这也让腾讯人开始加速向隐疾开刀的决心。

       那么,腾讯最值得关注的动作是什么?

       拨开股市、政策的烟雾外,腾讯的里子到底如何?

       脱离舒适区的腾讯是在寒风中发抖,还是将闯出新的路?

 
01向隐疾开刀

       在过去的2018年里,唱衰腾讯的声音从来没有停过。这些声音,腾讯自己当然听得到。

       腾讯内部表达渠道一直比较畅通,员工们会在内部论坛上表达对公司的看法,马化腾、刘炽平等高管有时也会在帖子下面回应,以便及时调整,避免患上“大公司病”。

       去年8月,一篇《五问:腾讯哪些“大公司病”让你不吐不快》成为腾讯公司内网热议的帖子,并被管理员推荐到了首页,阅读人数高达54600多次,几乎每一个腾讯员工都读过。

       这篇帖子提到,汇报邮件、做PPT,有时比工作本身还重要;为了一个任务,会到处拉微信群,但群拉得很多,真正解决的问题却很不多;还有中高层权力固化,隐形腐败严重;专家越来越多,但高质量的创新没有增多;价值观摇摆,早期优秀的文化面临被稀释的风险。

       随后这篇帖子得到了腾讯负责HR的高级副总裁奚丹的回应,他为这个员工的认真反思点了赞。他表示,随着腾讯员工人数快速增长,组织分工和层级越来越复杂,大企业病已经成为腾讯最大的挑战之一。业绩的增长掩盖了内部的问题,现在到了必须决心调整的时刻了。

       这或许就是腾讯人对于未来判断和内部反思的一个缩影。而在更早之前,腾讯的高层们已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在2017年腾讯员工大会上,马化腾就曾这样表态,“在管理方面,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内部的组织架构,现在的腾讯需要更多To B的能力,要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从内到外系统性的梳理。”

       所有关注腾讯的人可能在关注这些问题:互联网红利逐渐见顶时,小步快跑产品为王的腾讯还行吗?To C领域最牛的公司还会不会在To B领域如鱼得水?内部的架构是否能适应这种改变?

       2018年9月30日,腾讯宣布了历史上第三次组织架构调整,为了整合B、C端业务,腾讯将由原来的七大事业群演进为六大事业群,新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代表着腾讯未来的核心战略布局。

 
       腾讯CEO刘炽平称,启动此次战略升级,是公司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升级的前瞻思考和主动进化。马化腾则认为这将是腾讯迈向下一个20年的新起点,认为“互联网的下半场属于产业互联网”。

       随后的三个月,无论是在不同的大型会议中,腾讯高管们都在以更加深入的方式向外界解读,还是行业主题的To B沙龙中,一次次触达行业核心。腾讯向To B转航的努力在不同的场景以不同的方式稳步地前进着。

       12月,腾讯股票逐渐反弹,涨幅扩大到4.5%,市值重返3万亿港元,摩根士丹利将腾讯纳入焦点名单。

02
腾讯高配版的“CTO”

       股价和市值的回稳并没有延缓腾讯改革的步伐。最近的一大步,就是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技术工程事业群总裁卢山和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两名腾讯总办成员牵头,几大事业群的技术负责人悉数进入技术委员会决策圈。技术委员会同时下设“开源协同”和“自研上云”项目组,计划在未来发力内部代码的开源和协同,并推动业务在云上全面整合。

       事实上,在去年9月30日,腾讯向外界宣布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和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拉开产业互联网大幕时,“成立技术委员会”、“内部分布式开源协同”、“打造具有腾讯特色的技术中台”等话语就已出现在腾讯官方公告内。

       100天后,腾讯技术委员会如约而至。自张志东之后,腾讯就一直没有CTO,因此不少人质疑腾讯对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以投代研,而这个独立于六大事业群之外的“技术委员会”将会成为腾讯高配版的CTO,它将推动公司各个产品之间的代码共享和技术传承。

       对腾讯工程师们而言,使他们倍感亲切的是这将大大提高技术人员的归属感。

       区别于腾讯在过去对外开源所采取的“自下而上”的推进节奏,技术委员会的成立预示着腾讯希望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动内部开源协同,以帮助减少代码的重复开发,提升项目推进效率。与此同时,腾讯也希望通过技术委员会统筹内部研发工作在云端深度整合,加速云上配置一体化,并作为后续工作重心持续推进。

       技术委员会的正式成立,将对腾讯未来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布局,起到整合内部技术资源,建立技术支撑的作用。

 
03To B的新征程

       外界对于腾讯的To B业务一直都有质疑,这家立足于QQ、微信和游戏的互联网公司,是否具有深厚的To B基因?

       然而,是否具有是一个话题,能否进化是另一个话题。

       腾讯转航的方向是To B,这早已不是秘密。几年前“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就已有这个雏形,“互联网+”就是迈向产业互联网的手段。在去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马化腾说,腾讯多年来一直专注做连接,连接人与人的极限就是几十亿个节点。但是如果连接人与物、人与服务,那么这个规模将会增长到几百亿,甚至几千亿的量级。

       刘炽平说,“很多人说我们只有To C的基因,没有To B的基因,我是不相信这个说法的,你看进化中的成功物种,不是一开始就有那种基因,都是演化出来的。”先积累足,再发大力变革。一向决策谨慎,行动迅速的腾讯一直有着极强的进化力。

        不少人都拿出阿里和腾讯作对比,而在业内也由有这样的论断:阿里的架构更像一个复杂的生态,各个业务和产品咬合紧密。而即便是腾讯调整后的架构,依然还是几条笔直的通道,更像一个超市,用户和流量快进快出。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数据的打通既有非常可观的价值,也有不容忽视的风险。在18年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马化腾就明确说出了他心里这座天平的倾斜:数据保护应该优先于数据打通。要从用户的角度来考虑,把个人信息和数据保护放在优先地位。“腾讯不能套用很多其它公司的做法,把数据直接去任意打通。”

       不同公司根据其业务线采用不同的商业模式并没有优劣之分。当然,不同的选择都要面临各自选择所带来的问题。

       虽然对于打通数据,腾讯有着自己的克制和节奏,同时,内部上下的打通融合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一位接近腾讯的人士告诉笔者,腾讯内部事业群的隔阂正在逐步打破,除了前文所述的技术委员会,腾讯事业群调整后,各事业群、团队的调整也正在有节奏地推进中。公司组织了许多以团队融合为主题的员工活动,以产业互联网思路转型为主题的内部培训成为腾讯员工最关注的培训课程。

       从这一隅便可洞察腾讯这场变革正在从上到下,由内而外,如火如荼地进行。

       就在刚刚结束的微信公开课上,13个平行分论坛全景展现了微信生态布局与未来同行计划,也同样凸显出腾讯对生态建设的态度和对拓展To B业务的决心。

       除了管理上,清晰地懂到财务面表现也给了观察者们另一个维度和视角。

       腾讯营收结构的改变也让许多观察者纠结、甚至矛盾起来。曾经游戏占比高质疑,游戏的一举一动影响着投资者对腾讯判断。但现在,面临游戏占比降低,腾讯同样也在被挑战。腾讯到底有没有失去业绩增长的最强发动机?

       过去的一年,腾讯游戏业务虽然面对强压,但仍旧表现稳定。 巴克莱发表研报表示,“腾讯第三季手游表现稳定,海外业务渐见增长动力,广告、支付及小程序将支持公司收入增长。该股估值具有吸引力”。Jefferies分析师Karen Chan等人则在报告中称,腾讯仍然是最具韧性的在线游戏厂商。

       而游戏行业的版号问题也已经逐渐回轨,寒冬过后,又将春意盎然。

       2018年无疑是组织架构调整大年。腾讯、阿里、美团、京东都做出了自己的改革,任何一个大公司的组织架构改革都是一个庞杂且需合理节奏的过程,过快过慢都不行。

       对于刚刚迈入20岁门槛的腾讯显得尤其的不容易。但新秀的一次次挑战,舆论的一轮轮激辩,恰恰激发了20岁的腾讯的斗志。

       腾讯决心推动的这次调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进化,是腾讯迈向下一个20年的主动变革与升级迭代。

       腾讯改革调整的突围之路刚过100天,现在说成败难免短见,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共同期待这次变革后全新的腾讯,还有它所影响的未来20年。
相关标签 腾讯 组织架构调整

市场商务

0531-59860986

客服热线

0531-59860986

欢迎关注龙智造工业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