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龙智造工业云! 免费注册

小米帝国的最大短板

企业动态 / 作者:龙智造工业云 / 来源:本站原创 / 浏览:691

30

2019-01

       今年年初,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小米年会上宣布,未来5年,小米将在AIoT领域持续投入超100亿元。或许是已经尝到AIoT的甜头,小米“All in”AIoT,誓要将其AIoT帝国建设得更加牢固。

       回顾2018年,小米手机、小爱音箱和其他智能终端产品的销售都风生水起,就连试水黑电的小米电视都大获成功,成为行业黑马。但小米试水白电行业的小米空调,却没有继承小米产品的热销“体质”,反响平平且销量不多。
  
       小米在白电的发展之路十分坎坷。小米也曾积极寻求和巨头合作,但却屡战屡败。与美的的“联姻”不到两年就分道扬镳。请长虹代工的米家空调也陷入了价格过高、销量不佳的“泥潭”。

       因此,业内有人断言,小米在“空洗净”等白电领域的缺失将成为其布局AIoT的最大短板。事实果真如此吗?

小米家电存在短板

       2013年,早在小米布局智能家居之初,就采用了“生态链”的打法,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小米就已经快速地布局了品类众多的智能设备,实现了米家智能终端产品在用户中的深度渗透。截至2018年11月份,小米IoT平台现已连接了1.32亿台智能设备(不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支持超2000款设备。

       然而在这2000款设备中,大家电产品却寥寥无几。

       奥维云网副总裁董敏认为,现阶段来说,大家电的确成为了小米AIoT布局的短板,这主要和小米的受众以年轻消费群体为主有关。总体来说,年轻消费者比成家后的消费者购买力低,而且也不是大家电购买的主力军。其次,大家电各行业已有行业领导品牌,消费者认知高,信赖度高,小米想要进军大家电,难度不小。

       另一位资深家电分析师也认为,家电品类的特殊属性或许是影响小米布局大家电领域滞后的原因。

       首先,空调、洗衣机和冰箱等大家电都是和家庭成员共享的产品,而且是高档耐用品,更换频率较低,售后服务体系是否完备比较重要,因此消费者对于家电的选择比较慎重。不像小米智能产品,价格和试错成本都比较低。

       其次,小米优先布局客厅场景,以娱乐为中心。年轻消费者愿意和小米的产品互动,“调戏”小爱智能音箱。黑电方面,小米电视虽然也算大家电类,但是小米可以通过内容(开屏广告等)来补贴产品的成本。但是,“空洗冰”等品类既没有娱乐属性,也不可能通过销售内容来补贴成本,成本控制比较难。

       赛迪顾问分析师杜聪认为,小米布局大家电,跨界门槛比较高。首先,就目前小米的产品来说,小米属于轻资产公司,而大家电则是重资产行业,所涉及的技术、资金、渠道和人才等都是不同的。

       其次,小米的核心思维是做“性价比”,像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硬件,可以走“价格换取质量”的道路,因为用户平均使用周期只有2~3年,甚至一年更新一次。而大家电不同,牺牲品质换来价格优势这条路,在大家电领域是否仍然能行得通,或者说如何做到平衡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因此,小米一直在观望和测试中。

短板补齐进行时

       去年开始,雷军就在多个场合宣布:2019年,小米将进军大家电。而小米内部也有消息透露,2019年将拉开架势全面发力空调业务,努力将空调塑造成小米在白色家电领域的第一个突破点。此外,2019年1月,小米又高调入股了TCL。诸多信号释放,2019年,小米要发力补齐“大家电”这块短板了。

       杜聪认为,大家电并非一定是小米IoT布局的短板,而是小米在创立智能家居概念之初,根据战略方向所设置的。他认为,回顾发展历程,小米首先布局了智能家居3.0时代的关键入口,如小米手机、小米平板、小米电视、小米路由器、小米音箱等;在完成这一系列的入口布局后,小米开始逐渐深入到智能家居市场中最大的一块蛋糕:智能家电领域。

       先“智能终端”后“大家电”可能是雷军下的一盘大棋,大家电短板终有补齐时,不急在这一时三刻。小米优先将性价比较低、试错成本较低的智能终端产品推向市场,吸引年轻消费者、培养小米用户黏性;其次,牢牢抓住家居入口级产品,布局智能AIoT系统,将用户所有的小米智能终端产品串联起来,提升用户体验。最后一步,才是将难度较大的大家电品类收入其“智能家居”的囊中。

       杜聪认为,小米在家电领域发力,未来将会是代工与自主生产并存的模式,双线产品将会走差异化路线。但在短期内技术不成熟的条件下,小米大家电产品仍会以代工为主。

小米只能自食其力

       在CES2019大展上,各大家电厂商都有展示其与Alexa或HomeKit连接的家电产品。同样拥有语音入口产品小爱音箱的小米,能迎来家电品牌的“投怀送抱”吗?

       据了解,2018年上半年全球IoT智能设备数量超过60亿台,尽管小米以1.9%的终端数量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品牌是亚马逊1.2%、苹果1.0%、谷歌0.9%和三星0.8%),但小米的智能平台影响力却不如亚马逊的Alexa和苹果的HomeKit。

        尽管家电品牌小米补齐家电短板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业界分析师均认为这波操作短时间内无法实现。

        董敏认为,2019年小米在大家电的发展仍是以和传统制造企业深度合作的形式为主。小米想要依靠互联互通大平台来补齐大家电短板的可能性不高,因为这不利于家电品牌保有长期利益和竞争优势,未来更有可能是自家品类互联互通,趋向大品牌强强联合。

       GfK家电事业部总监蔡凌分析认为,欧美市场能出现家电品牌主动接入第三方智能平台的情况,其原因是欧美市场上的智能入口级产品,如智能音箱,市场占有率优势较大,品牌集中度较高,“非此即彼”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家电品牌从成本上考虑,与其费力不讨好地自建系统,不如选择一个品牌为合作伙伴。

       反观国内,仅智能音箱产品,就有小米的小爱音箱、百度的小度智能音箱、阿里巴巴的天猫精灵、京东的叮咚、腾讯的听听、喜马拉雅小雅以及猎豹的小豹AI等十几个品牌。市场份额比较分散,竞争比较激烈,产业龙头还未形成,可以说是群雄逐鹿。在竞争结果还未明朗的情况下,家电品牌也很难主动向这些智能家居入口产品靠拢。

       再加上海尔、美的和格力等品牌都在布局自己的智能家居系统,小米想要得到家电品牌的助力,可能性就比较小,想要补齐家电这个智能家居短板,小米只能自食其力。

       不过,高级软件工程师和架构师班会斌认为,在物联网发展初期阶段,各品牌根据自身和市场出发,推出自己的物联网系统无可厚非,但是,各品牌设备无法互联还是会影响到智能家居的用户体验。基于消费者角度考虑,他认为大品牌强强联合也是有可能的,但实现各品牌产品互联互通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班会斌向《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说,目前已经有第三方机构如The 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OCF),已经联合英特尔、微软、高通、三星、中国电器院(CEI)、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海尔、华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形成全球框架下的统一产品标准,借此来推进平台直接的互联互通,最终将推动用户获得最佳的体验。
相关标签

市场商务

0531-59860986

客服热线

0531-59860986

欢迎关注龙智造工业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