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不仅是文学方面,《三国演义》对军事和企业管理方面也贡献颇丰。据报道,在中国以及日本、韩国的企业管理界,有很多学者和老板研究《三国演义》。可以这样说,《三国演义》蕴藏着非常精妙的管理智慧。
三国演义中,有两个核心字:一是“打”,二是“杀”。打,蕴含着商战智慧;杀,透射出职场哲学。书中,不少的能臣猛将被领导所杀。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犯了职场大忌。比如以下十个人:
一,乱说实话—王仪。王仪在魏文帝时期担任司马。一次,魏国打了败仗,文帝问众人:“最近战事不利,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王仪傻乎乎的说:“这该是统帅的过错。”文帝一听就急了,大怒说:“司马难道把罪过归在我的头上吗!”拖出去,斩了。
点评:给领导留面子,就是给自己的脑袋留位子。
二,轻视领导—魏延。魏延勇猛过人,但是性格高傲。一般人难入他的法眼,甚至对诸葛亮也颇有微词。随军北伐,请统领一支奇兵,另取关中,诸葛亮不许,所以魏延经常抱怨诸葛亮胆怯,恨自己生不逢时、才不尽用。此举,必为领导所忌,被杀也是情理之中。
点评:看不起领导,背后对领导的管理能力说三道四,无异于自寻死路。
三,自作聪明—杨修。不可否认,杨修这个人很聪明。殊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领导写个“一合酥”,他敢分而食之;领导在门上写个“活”,他就猜到门做的太阔气了;口令定个“鸡肋”,他就知道领导有退兵之意。领导在他面前跟没穿衣服似的,不杀他杀谁。
点评:难得糊涂是职场大之智慧,千万不要表现的比领导还聪明。
四,居功自傲—邓艾。邓艾灭蜀,居功至伟。可是在成绩面前有点嘚瑟。他擅自以曹魏皇帝的名义对蜀汉降臣大肆分封,任命自己的部下担任蜀国的地方官员。并且修筑高台以宣扬自己的武功,人前亦常常夸耀自己,言语极为傲慢。最后被司马昭所杀。
点评:给点阳光就灿烂,有点功劳就骄傲,下场必然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五,信口开河—娄圭。娄圭跟曹操是从小一块和泥长大的发小。但这个人嘴巴不严。一次,娄与习授同乘一车,看到曹操外出,习授感叹曹操父子之权势,娄圭随口说:“人生在世,事情要自己做到,怎么能光看别人呢”习授将娄之言密报曹操,曹操认为娄圭心怀不满,杀之。
点评:职场生存,管住自己的嘴巴比增长才干更重要。
六,道德绑架—荀彧。荀彧有王佐之才,曹操谓之曰“吾之子房”。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很多人都上表支持和祝贺。荀彧很正直,却说:“(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于是惹怒曹操,不久忧郁而死。
点评:领导也是人,不要以道德绑架领导。成为领导的绊脚石,功劳再大也没用。
七,恃才傲物—孔融。孔融这个人很有才,有点恃才傲物。曹操颁布法令,他总是喜欢跟领导唱对台戏,而且言语偏激。饥荒战乱期间,曹操上表禁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不但反对禁酒,而且言辞之中颇为傲慢无礼。后来曹操以“诽谤朝廷”之罪杀了他的全家。
点评:总是跟领导拧着来,不要说曹操,任何一个领导也容不下啊
八,刚而犯上—田丰。荀彧评价田丰:“田丰刚而犯上”。田丰是袁绍手下重要谋士。这个人很忠直,做事有点一根筋。官渡之战之前,田丰给袁绍出了很多点子,皆不被采纳。田丰力劝不止,袁绍一怒之下将其下狱。后袁绍兵败逃回,因逢纪谗言,田丰遂被袁绍杀害。
点评:文死谏,武死战,要看什么样的领导。遇到袁绍这样的糊涂蛋,直谏就是死路一条。
九,缺乏忠诚—钟会。钟会这个人不怎么地道,先是诬陷邓艾谋反。邓艾被拿下后,钟会接管了全部兵马。在姜维的鼓动下,加之手下兵多将广,钟会就有点飘飘然,就有了觊觎天下之心。没想到早被司马昭料中。钟会草草起兵,部下却不听号令,终于死于乱军之中。
点评:领导评价下属只有一个标准:行不行,看忠诚。
十,恃宠而骄—刘勋。刘勋本来是袁绍的手下,后来投奔曹操。刘勋与曹操是旧相识,被曹操封为列侯。刘勋自恃与曹操有交情,日骄慢,数犯法,又诽谤,最后遭人弹劾,被曹操下令处死。还连累其兄长之子也被免官。
点评:人最怕摆不正自己的位置。领导给二两颜料就想开染坊,那就是作死的节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