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龙智造工业云! 免费注册

山东发改委:质量、效率、动力:山东推动实现经济发展大变革

政策导航 / 作者:龙智造工业云 / 来源:本站原创 / 浏览:722

28

2018-12

       今年以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对标《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以做优做大“十强”产业为抓手,突出新兴产业培育和优势产业提升,强化创新、改革、开放“三大动力”,夯实“放管服”、高层次人才、重大基础设施“三大支撑”,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聚焦“十强”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

       “围绕破解经济发展和结构失衡问题,按照‘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我们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等5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高端化工等5大传统产业,加强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张新文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强”产业对山东来说,意义重大、影响长远。

       明确“去增提”转换路径。在压减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促进新兴动能和传统动能协调并进。一是综合施策去产能。山东以钢铁、煤炭等行业为重点,出台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落实部门联动和地方责任,依法依规关停退出一批能耗、环保、安全、技术不达标产能,全年压减粗钢产能355万吨、生铁产能60万吨,煤炭行业产能利用率达到81%的合理水平,产能过剩矛盾得到缓解,供给体系得到改善。二是新兴产业增规模。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和智能制造等示范工程,完善相关保险补偿等政策,加快5大新兴产业成长壮大上规模,预计全年“四新”经济投资增长6.5%左右,占全部投资的40%以上。三是传统产业提质效。以“工业腾飞计划”为统领,围绕技术改造、工业强基等方面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完善财政贴息、奖补政策,推动5大传统产业提层次强实力,1-10月规模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增长7.3%。山东还鼓励各地通过产能置换等方式,全面优化调整地炼等7大高耗能行业,分行业实施差异化政策措施,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亩均产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9.3%,利润增长20.8%。

       推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实施产业集群转型示范工程,围绕“十强”产业遴选首批70个“雁阵型”产业集群,出台支持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财政政策,建立重点园区“亩均税收”领跑者激励机制,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纵向延伸、横向联合,加快引进一批集群配套、强链补链的重大项目,打造一批区域集群品牌。实施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分两批认定45家化工园区和2家专业化工园区,万华乙烯等3个重大石化项目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开展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加快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管理运行机制。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注重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围绕“十强”产业,建立有进有出、动态调整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先期储备项目900个,总投资近4万亿元;首批优选项目450个,集聚创新土地、融资、审批等各类支持政策,形成“全省一张图、一个项目一张表”坐标管理模式。从入库项目中选择110个项目作为省年度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力量协调推进,1-10月累计完成投资91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9.2%。

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发展新动力

       张新文指出,近年来、特别是今年,山东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牵引,统筹用好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黄河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强化科技供给,推动经济增长动力加快向创新驱动转换。

       突出厚植高端人才。高度重视人才第一资源作用,落实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20条意见及新形势下加强引才用才工作的若干措施,营造引才用才的良好制度环境。面向“高精尖缺”,实施顶尖人才“一事一议”、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工程,举办“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面向全球引进350名顶尖人才,驻鲁“两院”院士和有关行业、领域专家分别达到48人和230人。放大青岛国际院士港功能,签约引进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丹尼·舍特曼、帕克等108名院士,其中外籍院士占比85%。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持续加大自然科学基金对青年科技人员研究支持力度。全面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性。

       突出重大平台建设。谋划实施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平台、大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规划,组织实施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倍增计划,加快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等高层次创新平台,争取E级超级计算机等大型科研基础设施落地山东,谋划筹建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达19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3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81家,数量均居全国首位,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源头支撑。

       突出核心技术攻关。密切跟踪生物、信息、海洋等领域发展新态势,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应用基础研究和前瞻性技术研究,预计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左右,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件。今年以来,山东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176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64项,启动“透明海洋”、“蓝色药库”、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创新、“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及利用等4个大科学计划项目,加快突破氢燃料电池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我国第一个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海洋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获得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

突出制度创新,激发发展新活力

       “我们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强化先行先试,总体方案确定的42项重大政策完成21项,着力构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制度环境。”张新文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除了制定《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条例》,山东还出台了“1+5”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45条、扩内需补短板促发展42条等一批“能感知、有温度、见效果”的重大政策,第一批15项制度创新项目陆续推出。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专项行动,正式启用省级政务服务大厅,挂牌运行市县两级行政审批服务局,新企业开办不超过3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不超过5个工作日,新项目从立项到投资开工不超过45个工作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上线运行“山东企业开办一窗通”系统,“多证合一”扩大到“45证合一”,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20万户,新登记“四新”经济企业2.5万家,增长30%。

       持续深化所有制改革。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省属首批58户试点企业已有53户基本完成,选择10户企业开展了员工持股试点。加快推进港口、文化旅游、医养健康等领域国有资源整合重组,组建山东渤海湾港口集团、颐养健康集团、文旅集团,山东交通工业集团全部股权划转至山东重工集团,1-10月,山东省属企业利润增长45%。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毫不动摇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5条意见,着力解决税费负担、融资难融资贵、公平竞争、产权保护等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前三季度,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1.3%。

       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创新“聚焦重点、精准配置”的土地管理模式,推进用地指标配置向精准化、差别化、减量化、项目化转变。有序推进区域资本市场建设,新增上市公司、“新三板”和区域股权市场挂牌企业5家、39家和793家,成功发行全国首单新旧动能转换债券。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加快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烟台基金管理中心建设,“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青岛排名居全球第31位。

深化对外开放,释放发展新潜力

       为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山东深入实施新一轮全方位高水平双向开放,扩大高质量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1-10月,全省进出口增长6.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3%。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放大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效应,启动建设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外运(上合)智慧物流产业园等首批26个项目在境内先导区集中开工。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开行“齐鲁号”欧亚班列,推进13家境外园区建设,加快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中日韩(济南)服务贸易创业创新园等合作载体建设,成立山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联盟,“一带一路”参与度指数跃居全国第二位。

       深入推进“双招双引”。启动高质量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先后举办央企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座谈会、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外交部山东全球推介、首届儒商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文化节、首届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高端峰会、香港山东周等系列重大活动,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签约落地,世界500强中有214家落户山东,新批及增资总投资过亿美元项目77个,增长13.2%。组织7000多家省内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跨国公司选择山东新品发布会暨进口签约仪式”,合计成交51.94亿美元,居全国第五位。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深化贸易便利化改革,117项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落地实施,首创“银关保”新型担保模式。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开展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汽车平行进口、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等试点工作,重点培育39家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1-10月,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63.6%,市场采购出口增长2.6倍,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10.8%。

融入国家战略,构建发展新格局

       山东以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为统领,积极融入海洋强国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放大国家战略集成效应,形成战略实施合力。张新文认为,山东要构建发展新格局,“融入国家战略至关重要”。

       加快提升核心城市引领作用。按照综合试验区布局,山东加快提升济南、青岛、烟台核心地位,印发实施三市实施规划,下放民生、投资建设、企业生产经营等领域省级行政权力事项70项,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全面拉开建设框架,引进和储备氢谷、菜鸟网络、绿地国际博览城等重大项目,齐鲁大桥、凤凰大桥、泺口穿黄隧道正式开工,带动省会城市能级提升。青岛市加快推进国际海洋名城建设,创建全国首个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成功引进全省首个协同式集成电路制造项目,龙头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快形成国家东部地区优化发展的增长极。烟台市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名城,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和标准化战略,海阳核电1号机组并网成功,填补了我省核能发电空白。

       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今年,山东制定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及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5个工作方案,启动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印发实施农业“新六产”发展规划,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9600多家,其中国家级89家。强化农业领域人才支撑,培育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27个,培训2000个扶贫工作重点村支部书记,启动免费“农科生”定向培养计划。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全省91%的涉农村(居)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稳步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266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的35.4%。

       加快实施海洋强省“十大行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经略海洋重要指示要求,坚定不移做好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大力实施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十大行动”,加快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预计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6万亿元,增长10%左右,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首座自主研发的全潜式大型智能网箱“深蓝1号”交付使用。青岛蓝谷和威海、日照2市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数量居全国首位。山东还开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今年新增省级海洋牧场示范项目27个,总数达到72个,其中国家级21个,占全国的1/3。

坚持统筹协调,创新发展新机制

       为强化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机制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山东分省市两级成立协调机构,分重点行业设立协调机制,加强动态监测及考核评价,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山东省委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在此基础上,聚焦“十强”产业,逐一建立由省级领导牵头、专班推进、规划引领、智库支持、联盟(协会)助力、基金保障的“6个1”协调推进体系。今年,山东紧扣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主题,坚持“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组织开展了“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南方学习考察、“千名干部下基层”等系列重大活动,加强新旧动能转换专题培训,有力增强了全省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动力和本领。

       二是坚持工程化推进。用工程的方法推进动能转换,构建总体方案及实施规划、实施意见、重大项目库、新旧动能转换基金“1+5”整体框架。建立重大项目省级领导联系帮包制度,开发信息归集、政策推送、数据分析、绩效评价于一体的监管服务平台,分阶段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强化政策、要素保障,实施挂图作战,切实抓好项目落地实施。总规模6000亿元的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已有27只基金审批通过,认缴规模1775亿元。建立新旧动能转换监测和考核机制,开通热线、网站、微信公众号三大服务监督平台,加强督导推进,强化责任落实,把压力传导下去,确保各项任务有人管、能落地。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支撑。编制实施全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优化调整铁路网布局,通过加密、提速、扩通道,构建以济南、青岛为中心的“1、2、3小时”交通圈,济青高铁、青连铁路年内建成运营,鲁南高铁曲阜至菏泽段开工建设。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058公里,由全国第8位提升到第5位。完善机场布局,加快济南机场升级改造和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建设,构建现代民用航空体系。

       从公布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山东经济已经呈现高端新兴产业增幅高、低端传统产业增幅低“高低有序、高低适宜”的特点,新旧动能力量“博弈”开始转向“新强旧弱”。张新文分析认为,山东以新旧动能转换综试区为抓手并用工程的方法加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了全面起势,成效加快显现,高质量发展展示出蓄力突破的良好势头。
 
 
 
 
相关标签

市场商务

0531-59860986

客服热线

0531-59860986

欢迎关注龙智造工业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