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龙智造工业云! 免费注册

清仓阿里求生 转型路上苏宁窘态频出

企业动态 / 作者:龙智造工业云 / 来源:本站原创 / 浏览:57

30

2019-01

中访网获悉,近日,“秦鉴”公众号发布的《苏宁易购店长卷百万货款消失 苏宁:我管不了!》一文,让苏宁勃然大怒,于是一纸诉状发出,苏宁起诉“秦鉴”公众号名及相关平台公号名誉侵权案正式立案。

“秦鉴”在《苏宁易购店长卷百万货款消失 苏宁:我管不了!》一文中,陈述了苏宁某直营店店长通过对店员、顾客两头“吃”,骗取了数百万元人民币的事件,并找出了数条已被媒体及网友曝光的案例,包括欺诈、被“315”调查、因食品不合格而数次登上“黑榜”、忽悠消费者等。

随后,剧情在“秦鉴”发布的一则声明中发生转变。中访网获悉,1月26日,“秦鉴”针对苏宁方面的起诉做了正式回应,并透露“这一周,苏宁陕西委托秦鉴君的两位朋友,找到我们,针对之前一篇批评稿件,想要’公关’。我们婉言拒绝了。于是,两天后,我们看到了西安市雁塔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缴费通知书”。

“秦鉴”在声明中还表示,我们愤怒的,并非苏宁依法“维权”,而是对事实的颠倒黑白。还在自己后台,发现了大量疑似苏宁水军的恐吓和咒骂。

从二级市场来看,这件在媒体圈闹得沸沸扬扬的事对苏宁易购(002024.SZ)股价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也从另一方面给投资者提了一个醒。值得注意的是,苏宁在此前清仓了阿里股票,背后所展现的是苏宁智慧零售转型所带来的窘迫。

2018年12月28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苏宁将对阿里巴巴集团合计1316.47万股股票择机出售,截至公告日,苏宁售股共获得18.627亿美元,预计可实现净利润约人民币52.05亿元。此次股票售出后,苏宁易购手中已经不再持有阿里股票,不过阿里依旧对苏宁占股19.99%,是仅次于张近东本人的第二大股东。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苏宁首次抛售阿里的股份了。早在去年双十二,苏宁就已经开始对于阿里股票开始连续的抛售。在第一次计划中,苏宁称基于整体发展战略安排,将出售手中不到550万股的阿里巴巴股票。出售过后,苏宁收到股票出售价款合计9.4亿美元(约合62.2亿元人民币)。根据计算,这部分股票约为苏宁手中阿里股票的两成,占阿里股份比例为0.22%,套现后的苏宁实现净利润约32.5亿元人民币。

到了2018年5月,苏宁易购再一次减持阿里股票,这一次苏宁出售的阿里股份占阿里股份比例仅为0.30%,套现金额超过15亿美元。

在完成最后一次套现后,很多市场人士笑称,苏宁今年的业绩压舱石已定,可以“躺”下来玩了。据悉,通过2015年买入的阿里股票抛售,苏宁共计净赚141亿,这甚至超过了苏宁连续两年的净利润总和。

然而,从阿里方面来看,苏宁的股价从15.23元/股跌到了如今的10.80元/股。阿里浮亏累计接近90亿。

虽然苏宁通过减持阿里股票赚取了很多净利润,可是这似乎并不能掩盖苏宁易购财务数据中的缺憾。事实上,苏宁这些年无论是市值还是盈利状况都是一个堪忧的数字。

数据显示,2016年苏宁净利润7.04亿,2017年为42.1亿,如果扣除2017年32.5亿的阿里股票抛售盈利,苏宁两年正常经营利润相加甚至还不及在投资上的回报高。而根据苏宁第三季度财报数据,苏宁易购当季度的营收为623亿人民币,归母净利润仅为1.24亿,同比大跌约67%,第四季度净利润预期为17亿至19亿,同比下跌47%至52%。

罪魁祸首来自于苏宁对新业态的探索,其中,苏宁小店占据了主要地位。作为主打最后一公里的社区店,苏宁小店通过便利店+APP的模式主要围绕社区内用户的厨房,提供生鲜、果蔬、热鲜食等品类商品,既能提供线下的购物体验,同时可以提供三公里半小时达等服务。这不仅需要强大的供应链搭建,同时也需要高效的物流团队建设,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巨大资金投入。

2017年,苏宁易购宣布要在2018年新开小店1500家。截至今年7月31日,苏宁小店已在全国开设878家门店。但是根据公开资料,苏宁小店2017年营业收入771.1万,净亏损1492.61万;2018年1-7月营业收入1.4亿,净亏损2.96亿。

尽管苏宁将该业务的前景描述得无比美好,但各券商机构仍保持着很高的怀疑态度。据统计,不少券商一致认为,苏宁易购的最大风险为线上线下增速差距加大;展店不及预期;线下门店建设不达预期;房租、人工等主要成本上涨。

此外,还有研报指出,苏宁存在现金流恶化的问题。而这大概率也是苏宁套现阿里股票的原因。

相关标签

市场商务

0531-59860986

客服热线

0531-59860986

欢迎关注龙智造工业云平台